6月15日,复旦大学为MBA学员举行毕业五周年聚会,40多位2006级复旦IMBA毕业生从各地赶来参加,学院产业经济系郁义鸿老师、MBA项目郭剑老师、党委副书记、市场营销系赵伟韬老师一同出席了活动。
早上9点,班级同学陆续地抵达。到场的同学一边翻阅着校友中心准备的校友工作brochure了解学院发展和校友工作的最新情况,一边三三两两地聊起毕业五年来各自的发展和收获的心得体会,现场气氛轻松融洽。
活动正式开始后,产业经济系郁义鸿老师作为当年班级的授课老师,首先上台为大家发言。郁老师语重心长的寄语打动了大家,校友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校友中心的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校友中心的工作近况,表达了校友中心着眼于校友需求,为校友服务的工作宗旨、搭建校友与学院间桥梁的美好愿望。
随后老师还以一段《致青春》的纪录短片让大家重温了历次校友班级聚会的点点温情,对大家重返母校表示了诚挚的欢迎。随后,MBA项目的郭剑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近五年来MBA项目的发展情况。职业发展中心的老师则详细介绍了职业发展规划的调研情况,为大家日后的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提升提供了有益帮助。
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市场营销系的赵伟韬老师为大家做了总结发言。2006级IMBA是赵老师所教的第一个班级,第一次的经历总是特别难忘,回忆起当年学习生活的种种,校友们和赵老师犹历历在目,欢声笑语,溢满教室。
在接下来的两轮主题发言环节中,校友们先就“中国经济形势”以及“A股走势”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接着班级从事奢侈品行业以及保健养生行业的校友又为大家介绍自身从事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趋势,为大家消费购物以及未来的投资、职业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讯。演讲还搭配有相应的PPT和视频,可见校友们为本次专题讨论事先进行了用心准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1991年确定的首批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的九所院校之一。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并吸收欧美工商管理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复旦MBA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价值。2001年,复旦大学MBA项目获得教育部唯一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项目特色
· 先进的教学模式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项目教学倡导理论与实践并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的理念。授课教师兼具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管理实践经验,教学体系完整、教学方法先进。
· 基于能力提升的第二课堂和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
项目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与全球知名企业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增强学生与企业的互动交流。
· 与海外一流名校紧密多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项目与多所全球顶级商学院开展创新性合作项目与课程,并积极发展国际学生交换项目,以此拓展复旦MBA学生的国际视野。
· 百年复旦所积淀的多学科优势和深厚人文底蕴
依托百年复旦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项目开办了“知微·行远”文化之旅系列讲座等活动,遍邀复旦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主讲,为学生提供与大师面对面的学习机会,全面提升复旦MBA学生素养。
· 遍布世界各地的庞大校友网络和丰富人脉资源
学院目前拥有20000余名校友,其中有近5000名MBA校友。他们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发扬光大了母校的传统和荣誉,他们也以各种方式为复旦MBA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切实有力的支持。
· 倡导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复旦MBA文化
项目自创立之初,就提出了复旦MBA学生应勇于承担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重任的要求,“勇担社会责任”是复旦MBA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培养过程始终强调学生应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之中,以真正成为职业化的管理人才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