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成长发展的标志和衡量手段,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革新,正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从早年的ERP、CRM等企业级应用软件,到近年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运作和管理方式,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也推动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信息化主导的企业3.0时代已到来。
十八大后,信息化又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能否运用新技术和新工具自我变革,获得新的活力与动力,成为在新时期事关企业发展的大事。
本届“信息技术助力传统行业”的论坛,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主题将聚焦在企业3.0时代的E变革,旨在探讨传统行业的企业如何借助信息化提升竞争力,届时,将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案例。
活动时间:2013年6月22日13:00-17:20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活动,您的参与和支持,将会使本届论坛更加精彩!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校时成立的三大系之一——工程经济系,1980年重建为管理工程系,1997年学校院系调整时组建管理与人文学院,2000年5月重组成立经济管理学院。现任领导班子:院长周宏仁,执行院长吕廷杰,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罗红,正处级组织员唐守廉,党委副书记许林杰,副院长宁连举,副院长潘煜。
建院50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振兴国家信息通信事业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成为新中国培养邮电通信人才的摇篮,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许多重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上肩负重任,为国家信息通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高度赞誉,被誉为“新一代IT精英的摇篮”。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51人,讲师22人。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92%,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80%以上。学院由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如吕廷杰、梁雄健、舒华英、唐守廉、阚凯力、忻展红、曾剑秋、金永生、茶洪旺等,其中吕廷杰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忻展红、唐守廉、金永生、胡春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学院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还从国内外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日本京都大学长谷川利治、丹麦理工大学V.B.伊沃森、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咨询集团主席戴维·米勒等60多人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学院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MBA 180人、EMBA100人,在职MBA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200多人、本科生330多人。自2003年起,我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超过本科生,已经向研究型学院转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