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上海大学MBA举办智者对话系列讲座活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是经验丰富的40和50精英。6月16日,上海大学MBA中心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思源厅成功举办了“与40/50后智者对话系列讲座”的首场讲座。上海大学MBA(SHU MBA)一直坚持 “培养全面发展、可相信与可共事的 Global Local人才” 教育理念,并总结出 “全面发展” 、“Global Local”、可相信与可共事 “知智转移” 的三个人才培养特色,此次推出 “与40 ,50后智者对话 ”系列讲座,邀请来自教育( Campus)、社会社区(Community)、企业组织( Organizations)的40 、50后精英领袖,他们没有被所处的特殊年代和困难的环境所束缚,而是努力地坚持自己的梦想,执着贯彻自己的行动去追求梦想,从而脱颖而出达到胜利的彼岸,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他们的人生智慧的分享,一定会为将来成为行业与企业领导者的年轻人们带来重要的成长借鉴。

      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孽债》的作者叶辛,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同时参加此次讲座的嘉宾还有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樊春妹、东华大学旭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晓敏以及上海大学MBA中心主任Tony KOO老师。讲座伊始,在徐璐老师借着沙画视频介绍完中心的理念特色后,主持人浓重介绍了顾晓敏老师,并宣布顾晓敏老师授聘为上海大学MBA中心荣誉客座教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樊书记为顾老师颁发授聘书。

      接着,便由顾晓敏老师请出今天讲座的主讲人叶辛教授,讲座于是正式进入主题。叶辛老师首先从《包公奇案灰阑计》的故事说起,开始讲述中国文学文化的多元形态,紧接着又分别向大家娓娓道来“十五的月亮”歌曲背后?敖包相会?的故事、冼星海用延安2周老母鸡换回一曲《黄河大合唱》以及郭沫若率真的为岳阳楼题字的故事,叶辛老师就是通过利用这样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来深入浅出的为大家展示了文化的多元形态,他指出许多文学的创造就是由这样一些不经意的事情里演变出来的,同时叶辛老师还告诉大家其实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并不是都是苦心酝酿很久才创作出来的,许多都是“无心插柳”的率性写真。

      在进行到对话与提问环节时,各位嘉宾都分享了自己对于此次讲座的感受,其中樊书记首先对叶辛老师说道“我很佩服叶辛老师,因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困难环境,但叶辛老师却不管面对怎样的一种环境,他都选择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苦难,所以我很佩服。”顾晓敏老师也感同身受的说道“是的,我非常的赞同樊书记所说的话,事实上知青这样一个特殊的称号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有人把它当做人生的一笔财富也有人把它认为是人生的一种苦难,然而对于叶辛老师来说,他确实真真切切的把它作为人生的一笔财富,所以才造就了他今天如此高的成就。”榆次同时Tony老师也向顾晓敏老师提出“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专业要对口,那么文学领域和MBA教学的交流该如何看待呢?”顾老师就结合自己经历,谈到了MBA教育,谈到管理者不仅需要具有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一个职业的管理者所应该追求的方向。

      在讲座最后的时候,同学们感觉时间过的飞快,好学老师讲的问题还在思索中,抢着向叶辛老师提问,更有MBA同学现场向叶辛索要签名赠书,其目的是为了送给同样为知青的父亲,作为父亲节的礼物。叶辛欣然的满足了这位同学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当场将书赠与读者。同时主办方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也为大家精心的准备了父亲节的礼物,送给每一位在座的人,并祝在场所有的爸爸和准爸爸们节日快日。活动就在这样温馨的画面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