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华东师范MBA案例大赛在中山科学会堂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多学科支撑的综合优势,荟萃丰富的商科教育资源,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不断追求卓越,探索MBA项目特色发展之路。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18所MBA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拥有在读MBA学生1000余人。

      6月2日,第五届华东师范大学MBA案例大赛在中山北路校区科学会堂举行。华东师范大学陆靖副校长在开赛仪式上致辞。我校MBA在全国MBA首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通过对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不同利益方的调研和考察,对MBA培养体系进行了重新思考与再设计。以培养学员的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特别强调各培养环节与提升职业能力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围绕这个核心想法创设了多项改革举措,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把案例教学向培养环节全面渗透,逐步构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体系。而案例大赛就是特别有效的训练学员职业能力的方法。

      当天前来观看大赛的观众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从现场工作人员处得知,除在读的MBA学员以外,不少2013级拟录取学员和2014年准备报考华东师大MBA的考生也出现在大赛观众席中。笔者不禁要问,案例大赛到底有什么样的吸引力,能让老生、新生和考生齐聚一堂。“华为是如何通过创新优化自己的?这种创新优化为什么能够支持华为成为全球企业”“华为为什么在国内市场素以‘土狼’著称,而在全球市场却改变形象,采取了合资战略、‘友商’战略”“华为如何不断实现其动态生存平衡”……围绕“华为的全球化战略”这一当下最热议的话题为案例,六支参加队在台上进行激烈的智慧交锋。MBA学员通过所学知识,发挥MBA所应具备的找寻和解决企业问题的素养,以详实的数据和市场调研令在场观众折服。

      一位决定在2014年报考华东师大MBA的考生向笔者表示,通过现场的观摩与体验,获得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学员的案例展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拓的视野,案例大赛对于学员来说是真正的锻炼。场上队员的论证兼具商业逻辑和推理逻辑,案例分析中的论证充足准确,有的参赛队还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市场调研,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值得学习。2013级拟录取新生则表示,参赛学员准确地描述了企业行为及背后隐含的实际商业意,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具有实际的商业价值。他期待将来在华东师大MBA的学习中参加案例大赛,以此来提升自己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关注”是吸引2013级新生和2014级考生前来观摩大赛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李学昌教授介绍说,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在办学之初就十分重视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案例,因为解决中国管理问题还得从中国案例中总结提炼出中国的管理理论。案例作为教学与研究的载体,其重要性与有效性在MBA人才培养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华东师大MBA的案例研究与教学已经嵌入在对学员的各个培养环节中,将不同层级的案例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其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以训练学员的职业能力。案例大赛是特别有效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MBA每年在案例大赛前都发出动员令:“全员参与,实战训练”。为什么强调“全员参与”,这跟我们目标有关,案例大赛不应该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而应该是培养学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比赛中学员在封闭的环境里在规定时间内拿出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案,这个真的很考验学生,所以叫实战训练。

      “案例大赛已经成为我们特别珍视的一个品牌,因为这几年我们在这上面花了挺多心血。”李学昌教授告诉笔者,每届案例大赛的决赛案例是经过精心设计,因为这涉及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向。近几年,我们的思考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社会热点关联的企业问题,训练学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决策和预测能力,二是围绕跨国企业引发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训练学员跨文化理解、沟通、借鉴和创新能力,三是围绕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训练学员思维与决策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可行性,特别是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笔者发现,本届案例大赛的比赛模式去2012年第四届案例大赛有了很大的不同。2012年的大赛,采用创新的“1+0角色模拟”的模式,以“移动互联网发展未来”为决赛案例。让学员分角色扮演移动互联网商业巨头,对未来趋势做出针对性的战略分析与角色对峙。比赛模式要求学生学会进入角色(1),善于体验角色、模拟角色,站在角色的立场做出针对性的战略分析与角色对峙。大赛后举行沙龙,角色归零(0),从本人视角出发,反思自己在案例大赛中言论和方案。

      据案例中心主任金润圭教授介绍,今年的案例大赛采用了“大小PK”的模式,在全国是首创。首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3)也将采用这种新颖的比赛模式。这种模式的特色在于两组参赛队员同时在场上对垒,进行智慧交锋。“小PK”就是在一组参赛队进行完案例展示之后,由台上另一组队员进行五分钟有针对性的提问环节,另一组则需要快速准确地予以回答。在相互完成“小PK”之后,是十分钟的“大PK”环节,此时,场上的两组队员要接受来自场下其他参赛队员及观众的提问。这种模式的设计大大增强了案例比赛的激烈性,也对参赛者的快速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的很考验学员。

      据悉,第五届华东师大MBA案例大赛的优秀参赛者将组队代表学校参加首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