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复旦MBA开展国学主题讲座举行

      5月26日晚,来自复旦MBA 傅睿同学在“谈古论今——国学传统智慧之我见”主题讲座中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国学研读心得。

      傅睿首先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将国学传统智慧分成了五个部分:魂、体、用、法、要。具体而言,就是“联系为魂,道术为体,时势为用,知行为法,信息为要”。接下来,他从“学问三境界”入手,认为做学问要经历“积累、思考和悟”这三个环节——所谓“悟”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追溯事物的根本,所以国学的精髓在于追本溯源,也就是“联系为魂”。不论是围棋、中医还是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等计谋,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至于“道术为体”,傅睿则从两方面进行了解释:“道”是目标、理念,“术”是技术、方法。他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术”的压制,不论是明代匠户社会地位的低下,还是今天技校不受待见,都可以说明这一点。而由此导致的设计创新难、工艺创新难、基础学科薄弱等问题,实在值得深思。同理,“时势为用”也是两个方面:“时”即天时、潮流、环境、政策,“势”即势力、地势、人势等。对于这个问题,傅睿以张居正改革中的“时”与“势”为例,探讨了时势为用的必要条件。“知行为法”是明代的王阳明先生提出的观点。阳明先生不仅文治配享孔庙,被尊为四圣,而且武功平定宁王、以文臣封伯爵,是明朝唯一人。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至今仍然适用,理论联系实践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在梳理了国学传统智慧的几个方面之后,傅睿特别谈到了“三十六计”。他指出,古代的信息交流极为不便,而三十六计却非常善于利用信息:1、信息不明需谨慎如“投石问路、打草精神”;2、屏蔽对方信息如“暗度陈仓、金蝉脱壳”;3、给对方以错误信息如“声东击西”;4、误导对方的视角如“瞒天过海、空城计”。而到了现代,信息也频频出现在广告和营销中,傅睿认为最好的广告是利用尝试、使人联想,诸如“农夫山泉有点甜”就是比较成功的广告;而“第二件5折”相对于“每件75折”则是更好的营销。

      傅睿清晰的演讲思路、扎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幽默风趣的生动举例,博得场下阵阵掌声与欢呼。演讲结束之后,大家纷纷踊跃地提问,积极与傅睿互动。在热烈的交流中,大家进一步激发了对于传统国学的兴趣,也尝试着将国学智慧与商业理念联系起来,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