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之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朱晓明教授做客高端对话节目《海评面》博鳌论坛特别节目,与海南省省长助理陆志远一起作为特邀嘉宾,在海口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室进行了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建设与推广”的高端对话。两期节目将分别于4月5日、6日晚23:00在海南新闻频道《海评面》特别节目中播放。此外,旅游卫视也将于4月5日下午18:30在《海南新闻联播》中播出朱院长与陆志远省长助理对话的新闻。
《海评面》博鳌特别节目以海南省建省二十五周年的经济回顾与展望为大背景,在节目的录制中,两位嘉宾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建设,国际化的实施途径,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中欧校友、海南省各界企业家以及各界友人约400余人参与了节目录制。
妤,副台长叶明,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温国明(EMBA201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梅文珏,副首席代表孔飙亲临现场。海口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巴特尔(EMBA2013),海口市常委秘书长吴川祝(EMBA2011)也打来电话关心节目的录制。
国际旅游岛的品牌打造
节目伊始,主持人从“博鳌论坛是海南省的一个品牌活动”,引出关于“品牌”的讨论;借由现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logo和海南官方旅游的logo,请两位嘉宾解读两个品牌的内涵。
朱院长首先逐一解读了中欧logo中的英文“CEIBS”每个字母的含义,并着重分析了“合”字的意义:中西合璧,中西方文化和学术的融合。通过展示上海三期校园图片,清晰地表现了中欧在建筑上的“合”字文化。陆省助表示海南旅游的logo中包含了海南旅游的基本要素----海水、沙滩、椰树,海岛,也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海南人民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的一条发展之路,就是海南必须要立足海岛资源优势,以在保护好生态资源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来发展。
朱院长还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建设和实施提供建议:1.举全省之力,制定一份国际化的规划,规划先行-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一切以规划行事,并以自己带领团队打造浦东金桥开发区的经历为实例进行了说明;2.以“生态”为轴心,全景展示产业发展的点、线、面;3.研究免税货物离岛保税仓库的可行性,研究并适时推进国际邮轮港母港的实施时间表。朱院长的建议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国际化”途径
在“国际化的途径和手段”的相关讨论中,陆省助强调了要更加开放,顺应旅游新业态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朱院长则表示数字化已经进入旅游行业,数字化旅游业是传统旅游业的强劲竞争者。作为国际化的旅游岛海南,数字化及其“大、云、平、移”刻不容缓。朱院长通过携程、淘宝旅行、芒果网、驴妈妈“自助游”细分市场长尾等案例,说明海南要成为旅游品牌之“最”,必须做早、做好赢在起点的功课,这就是:数字化旅游业与传统旅游业的并行。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个议题中,朱院长表示海南国际化旅游业的发展应当有一个优先程序,由于高端人才紧缺,中低端人才成长不快,因此必须把培育国际化人才列为优先中的优先。同时他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去年10月,中欧应上海市旅游局的要求,曾为市、区两级旅游局长开设培训课程的实例。朱院长认为“软实力”对发展产业很重要,因为“特定的文化才有持久的传承能力”,并列举了夏威夷的Aloha,太平洋岛国风情的草裙舞,南美洲桑巴舞,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民族风情等国外的成功案例。朱院长表示海南岛有自己的民俗文化,只有更深入地挖掘这些文化精神,传播文化,让中国的文化圈的名人甚至全世界的文化人愿意到海南来设计完成他们的作品,从而推广海南品牌。他的发言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节目最后,朱院长与现场来宾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关于国际旅游岛的品牌建设,互联网创业等问题。朱院长提出中欧愿意为海南培养和提供高端管理人才,合作调研海南高端课题,开设高端课程,并就陆省助关于中欧提供高端人才交流的具体建议,当场表示“中欧愿意”,引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朱院长与海南校友座谈
节目录制当晚,朱院长与海南的中欧校友进行了座谈。校友们纷纷建言献策,希望母校对海南这块热土持续给予关注,藉此海南全力推动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中欧在国际化方面的突出优势,在高端专业论坛、会议和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和海南省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包括博鳌论坛在内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在高端人士心目中的地位,积极推进中欧在海南的品牌推广。
朱院长赞扬了校友们对母校的关心与热爱,希望校友们积极推动海南省政商各界的优秀人士报读中欧,壮大海南的校友队伍,支持母校的发展,同时母校也将为校友的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在海南筹办校友分会的计划已列入今年校友关系事务部和校友总会的工作计划,中欧深圳代表处表示将积极落实朱院长和校友总会的要求,全力支持海南校友组织的筹备工作,为海南校友之间以及和其他的校友组织之间搭建起交流和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