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中国人民大学MBA:注重管理与实践相结合

      人民大学MBA:注重管理与实践相结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随着教育部将国内高校的MBA资质再度扩大,增加了52所招生院校,对一些高校商学院的MBA项目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分流作用。各大商学院MBA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商学院教育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对此各大商学院特色及招生优势成为考生择校的第一参考要素,对此,特举办"深度解析商学院特色与招生优势"的系列访谈活动。本次邀请的嘉宾是人民大学MBA项目中心副主任吴江华老师。非常感谢吴老师。

       

      人民大学MBA项目中心副主任吴江华老师

      吴江华:您好。

      主持人:请简单介绍一下贵校的MBA项目。

      吴江华:首先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有机会交流人民大学MBA项目的情况,我们人民大学刚刚举办了MBA20周年的活动,我自己回顾了一下我们人大MBA项目,经过20年的发展,我们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主要有这么几点:首先,针对这个项目我们有明确的定位。MBA的教育是一个专业学位的教育,跟普通硕士项目是不一样的,一定强调项目的实践性。包括在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上,都跟普通硕士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我们最强调的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二十年来,我们特别注重师资的培养,尤其是人民大学商学院有一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给我们MBA课堂带来了深刻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的企业经验,这是我们的一大笔财富。

      第二个特点,我们比较重视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和改革,因为MBA毕竟是专业学位的教育,不单是知识的灌输,所以我们特别注重实践性,我们有了第一批MBA的教材,包括丰富的企业实践的案例。除了案例,还有沙盘模拟,软件模拟,现场参观,课堂游戏,等等这样的方式,把第一手企业的经验传递给学生。

      第三个特点,在培养过程中,也很重视跟企业的结合。从开始的复试阶段,请一些企业家做考官,同时请企业家做客座教授,请我们的企业家做MBA的校外导师,给他们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一直到最后就业的时候,我们请行业的专家给我们做一些行业的讲座,整个的培养体系,我们跟企业联系得特别紧密,这是我们人民大学MBA显著的特点。

      第四个特点,我们对MBA学生职业发展服务特别重视。我们有专门的MBA职业发展中心,这个职业发展中心,除了在学习期间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一对一的咨询,除了这些以外,主动的跟学生联系一些企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通过MBA学习以后,通过职业发展中心,找到了比较合适的职位,这是我们人民大学表现的特点。

      主持人:今年是人大MBA项目20周年,在这20年,MBA项目有哪些重大的变化,或者说改革和创新呢?

      吴江华:我想MBA项目,从20年前人民大学最早开办开始,我们的MBA院校就在不断学习和壮大这个从美国舶来的项目,早期是消化吸收,经过20年的发展,尤其像人民大学是MBA教育的先驱者,有责任和义务,对MBA项目做一些创新和改革,所以在去年2009年的时候,我们基于对20年经验的总结,包括对国内外MBA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尤其金融危机以后,实际上MBA教育受到了很多质疑和批评,在最近美国哈佛、耶鲁等对MBA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主要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批评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也是为了适应全球整个大环境的发展,针对的情况我们也做出了自己的调整和计划,提出了SAIL计划。

      SAIL计划由四个模块组成,其中第一点"S",Spiritual reconstruction,即理念塑造,我们认为我们的管理者或者职业经理人,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具有商业道德。所以在我们的MBA学习最开始,我们增加了很多软课程,比如像领导力,管理沟通,职业生涯设计,商业伦理,等等这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在以前体系中是没有的,或者作为选修课提供的,现在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进行理念的塑造,要求我们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商业道德。

      第二点"A",Action orientation,即行动导向。我们要强调,学习跟实践的结合性。所以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尤其强调案例教学,还有现场参观,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案例大赛等等实践性的需求环境,希望MBA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当然我们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到企业中了解实际所发生的问题。

      第三点"I",Internationalization,即国际视野,这是一个趋势,当经济全球化以后,我们高端的管理人才,应该具有在跨文化背景下工作的能力。我们通过全英文的MBA项目,包括我们在今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引进国际化的项目,通过这些国际化的项目,给我们MBA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期间就能够体验到国际交流的氛围,培养他们与不同文化的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第四点"L",Learning through self-construction,即自主建构式学习方式。传统上我们认为学生是一个知识的载体,或者说我们教师就是给学生传授灌输知识,但是我们MBA的学习跟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们在就读前就有工作经验,而且工作背景不一样,将来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案,在我们新的教学方案里,我们尽可能的压缩我们必修课程的比重,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给我们的MBA的学生,MBA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补充充实自己的知识。

      同时,人民大学也是以人文学科见长的高校,有很强大的人文体系,比如新闻学、法学等等,学生也可以选择这些人文课程,充实他们的人文素养,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更全面,既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有深厚的管理知识,这是经过20年以后,我们提出了新的SAIL的培养方案。

      主持人:2010年新增加了52所院校,国内院校达到了236所,您认为新的形势将对MBA教育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吴江华:MBA教育是管理商业的教育,市场还是由我们的需求来决定的,虽然我们开放了230多学校,肯定各个学校的定位是不一样的,面临市场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给我们考生更多的选择,因为不同的考生背景和将来发展的方向是不一样的,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当然也促使我们开办MBA的院校更加注重培养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服务,因为最终你学校的品牌,你学校的生源还是取决于这个学校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去向的,所以这应该说对我们的考生,对我们培养院校都是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新的形势下人民大学MBA项目如何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呢?

      吴江华:基本的一点就是坚持我们的特色,我们是一个以人文学科见长的学校,我们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也就是说不但具有很好的人文素养,也具有管理的知识,同时跟实践结合的比较紧密。我们在提高培养质量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服务,密切跟企业的实践,增强我们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整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地位。

      主持人:人民大学在和国际化的项目接轨,现在人民大学MBA项目在国际化方面的特色有哪些呢?

      吴江华:一方面我们在师资的力量上,不仅要求他们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理论和企业的经验,同时能够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介绍给全世界的企业界和学界。同时我们有国际化的项目,除了和国外的交流项目以外,开办一些独立的国际化的MBA项目,开办全英文的国际化项目。这也是一个要求。另外,学生构成的国际化。就是这个学校不仅有的学生就读,同时还有国际的学生就读。早期的学生,很多到美国、欧洲拿欧美国家的学历,随着国际化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到来读MBA,最后拿的MBA学历,到那个时候,真正的国际化才会出现。我不是说所有的236所MBA院校都走国际化,因为学校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学生的需求不一样,学生的特色也不一样,各学院还是要有自己的定位。

      主持人:学生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或者说注意哪些方面呢?

      吴江华:我们的复试还是安排在初试之后,我想提醒的是MBA的教育是专业学位教育,换句话说,考生就读MBA项目,应该有明确的职业定位,你要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读MBA学位,这个MBA学位到底对我将来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考生在备考期间,就要思考一下,我现在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读MBA,读MBA对我有什么帮助。你不是盲目的说看到我周围的朋友、同事来读MBA,所以我也来读MBA,关键是读MBA对你有什么帮助,你的职业发展兴趣是不是在这里。我们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或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兴趣的人,我们培养的不是行政管理干部。一定是将来的职业发展定位在企业经营这块的人才会适合报。所以我们的考生一定对自己的将来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主持人:由于节目时间关系,节目很快结束,在最后,我们的老师能不能给备考MBA的考生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呢?

      吴江华:我建议考生在备考年考的同时,要思考一下,我过去的经历有哪些亮点,这些亮点怎么将来在我复试的时候打动我面试的考官,想一想我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怎么和我的MBA的学习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我的MBA学习怎么帮助我实现将来的职业规划。这要求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要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人民大学MBA项目中心副主任吴江华老师,给我们广大网友介绍一下人民大学MBA的项目,同时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节目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