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年前的独此一家,到如今的遍地开花,的EMBA在短短17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在这个学历不断贬值的时代,EMBA却越来越受追捧,名校的学费更是每年以两到三成的速度增长。明年3月份开学的春季班,许多高校的EMBA招生人员却不能给出准确的学费,“因为价格可能会有调整”。
如今,EMBA已被看作身份的象征,就像一个皮包上打上了奢侈品的商标就身价倍增一样。学位对于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当然不是必须的,但一个名校的EMBA学位,代表了一种知识身份,对提高社交形象和信誉度都有很大帮助。
一个参加EMBA的学员说,周围的人一听到你在读EMBA,无形之中还是多多少少有些许景仰之情。而且,如今的管理层,很多人都读了MBA或EMBA,大家一说,马上就有身份的认同感,交流、沟通起来更加容易。
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这就为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高层降低了入学门槛。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老板、老总就可以读EMBA。国家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
符合了这些条件,相当于高中水平的语文、数学、逻辑考试,就无需担心了。多所名校的商学院均表示,在笔试前会发难度相当的模拟资料;其实,决定能否录取的关键是面试成绩,占到8成左右。企业够大,职位够高,名气够响才是能够通过考试的关键。
这也让EMBA是富豪俱乐部、人际关系建立网的说法更加突出。从台湾和大陆的EMBA价格对比来看,EMBA作为一个高端平台,其所聚拢的“圈子”价值显得更清晰。
台湾大学2012年EMBA的学费仅合人民币约18万元,大陆名校则是其价格的3倍。台大在师资、课程、学校品牌、硬件条件等方面都丝毫不逊于大陆名校,最大的劣势就是“圈子”,换言之,“圈子”的价值占到了整个EMBA价格的三分之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也曾表示,读EMBA,一是学知识,二是交朋友。的商学院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有政府官员、有企业高级管理者,不同类型的人在一个班里学习在国外很难见到。这些朋友之间酝酿着大量的商机。
对于学校和EMBA的学员来说,这都是一桩生意。
招生的市场化,培养的市场化,对于学校来说,EMBA学员是客户,是需要提供教学服务的客户。在很多商学院,EMBA学员配备的是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教师,最好的上课环境和服务。
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对EMBA教育的定位是,“我们的培养首先要满足用户的需要,用户的满意是我们办学的主要标准”。
学员越多,学校的收益就越多,学员越高端,成就越大,学校的牌子就越响亮。校友风采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展示内容。
而在这些校友中,政府核心经济部门、大型国企的领导学员更是各家学校和同期学员争夺的资源。为了吸引这些学员,学校会提供几万元到全额不等的奖学金。张维炯说,中欧商学院每年奖学金方面的支出就高达一两千万元。
与在学校学到的管理经验和结识的圈子来说,名校五六十万元的学费可称得上是一笔超额回报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