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热点关注 >

    商学院重点培养“创业家”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当前的商业环境正在急速变化,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成为各方的追求。然而,怎样的盈利模式才是可持续的?这一问题对于在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而言,更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为了帮助创业者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盈利模式,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第20届“公司赢利模式大赛”(决赛)在交大法华校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公司盈利模式大赛”已经逐渐成为商学院孵化知名企业的平台。

      参赛案例多元化

      本次比赛共有10支队伍参与最终角逐,涉及机械制造、电影院线、管理软件、环保、餐饮、电子商务、儿童摄影以及船舶等行业。本次比赛由校内教授及业内专家共计8位评委参与现场打分及点评,经过激烈角逐,耶里夏丽队荣获冠军,通过现场观众直接票选的最佳人气奖则是被主张环保概念的亮剑队一举摘得。

      记者从大赛中了解到,随着现代优秀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下称“HR软件”)这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次大赛中也出现了一个以此领域为研究模型的案例——上海嘉扬信息系统公司赢利模式案例。其将赢利模式创新机制的核心定位为结合国际最新产业及技术发展趋势,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大发展为背景,大力推进国产HR专业管理软件及服务的普及应用。

      找准企业定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曾用“四多一少”形容中国连锁行业野蛮发展的现状。事实上,中国很多行业都存在类似特征。不少企业在市场竞争初期,粗放经营、自发经营,没有战略、没有目标。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自然式的生长显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如何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生长的特色之路,确立盈利模式,成为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普遍面临的发展瓶颈。

      浩澜管理咨询大中华总裁张肇麟表示,对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对象就是对一家企业创造顾客价值的个性过程进行考察。“盈利模式设计水准,需要从三个层面完整分析。”张肇麟指出,“第一,模式创造者的洞察力、战略理性、市场导向的思想、价值与技术创新;第二,贯彻模式的战略清晰性、有效性;第三,组织保障。要取得执行的成功就必须把人、思想、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组织尤其是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和领导力都是一种考验。”

      培养宗旨正在改变

      在宏观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内商学院的培养重点也在“转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王璞指出,“EMBA真正的目的是帮助你在短暂的学习期间获得未来经营企业的一个更高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做得更快、更好,这是商学院的终极目的。”

      在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周林看来,当下中国经济正处在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让经济在创新中获得增长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家的共识。他提出,过去,商学院教育侧重培养“流水线上的管理人才”,下一阶段,商学院必须要将重点转移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创业家上。

      据悉,与前19届比赛相比,本次大赛组委会创新性地对校外观众开放。此外,现场还专为今夏刚刚推出的创新创业管理方向EMBA“创业导师”举行了聘任仪式,这批导师将从大赛当天开始正式进入创新创业EMBA的导师库。今年秋季,导师将陆续与创新创业EMBA新生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