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热点关注 >

    EMBA高昂学费 能否带来意外收获?

      EMBA的学费昂贵已经成不可否认的,但是能否为学员带来保值呢?在这里要划上一个大问号了,今天在职研究生网小编就带大家探讨一下。

      4年前学费为52.8万元的长江商学院,在四年之后,再次招生,而此时EMBA的学费却已经变更为68.8万。然而,不断增高的学费却并没有改变门庭若市的局面。究竟是什么支撑了EMBA身价的连年上涨?这种上涨又究竟会持续多久呢?

      现状

      EMBA学费连年上涨 部分项目四年涨超3成

      打开长江商学院网站,今年EMBA秋季班学费一栏的数字写着688000元。

      而同样的一组数字,2009年时为52.8万,2010年为58.8万,2011年为62.8万,2012年为65.8万。短短4年间,上涨了三成以上。而EMBA学费连年上涨的不仅仅是商学院。

      回顾中国EMBA教育十年历程,学费一直“涨”声不断。2002年,教育部公布的EMBA学费指导价为20万元,相比起当时MBA的3万多元学费,EMBA可谓奢侈品。十年过去了,在国民收入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高学费依然是EMBA的标签。

      在《福布斯》2012年选出的中国最贵EMBA项目中,国内有5家商学院入选,分别是长江商学院(65.8万)、清华大学经管学院(56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56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53.8万)、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53.8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53.8万)。

      释疑1

      为什么涨价?

      人脉需求成涨价的主因

      本就不菲的学费,为何还能一涨再涨呢?

      对于涨价的原因,昨日采访中,多家EMBA机构对外宣称的口径出奇的一致:为了确保课程品质,提供更优质的课程,发挥国际合作资源,为校友成长提供空间。

      “现在很多报名MBA或EMBA的人,其实想通过学习得到知识的人很少,而通过学习建立人脉资源才是很多人报名的真实目的。”不过,省内某培训机构负责人劳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也正是这种“市场需求”才是各商学院学费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前年,在省内某培训机构,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案例,4个学员合力拿下了省内一总价值10亿元的工程项目。”

      释疑2

      什么人在读?近7成EMBA学员为企业高管

      那么如此高昂的学费,究竟吸引了哪些人融入其中呢?劳先生介绍说,据他了解到的情况,报名EMBA的多为企业老板及公司高管,而EMBA学习班其实就是一个“富人俱乐部”。而其说法也能从各商学院EMBA报名人申请条件一栏体现出来—处于企业核心决策层,具有八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和不少于五年的管理岗位的经历。

      这一点也得到了相关机构在数据方面的证实。《福布斯》发布的2010年中国最佳商学院排行榜中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EMBA教育的职业经理人基本上都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另外,攻读EMBA学位的学员中,政府官员的比例为8.3%。

      不过,调查也显示,68.4%的EMBA学员都无需自己承担学费,这部分人中许多高级管理人员,企业会承担全部或大部分费用。另外,还有部分政府官员在其中学习。所以,只有20%左右的EMBA学员需要自己承担高昂的EMBA学费。

      释疑3

      课程质量高吗?调查暴露EMBA6大短板

      虽然大部分学院的目的在于人脉,但是作为教学项目来说,学费不断登上高峰,教学质量也该节节升高,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

      “现在MBA报名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全日制MBA:学制两年,全日制脱产学习,学校安排住宿,费用自理;另一种是在职MBA:学制两年半,业余时间学习,一般安排在每周双休日上课。”吉林省培训行业联谊会会长范立东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第二种方式报名的学生大多是企业老总、公司高管,主要结交人脉。”此前,有关专家对EMBA招生学校进行了一次EMBA教育评估调查。该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EMBA项目教学中存在案例教学薄弱;学习时间不能保证,教学内容难以消化;学生参与机会少;基础理论讲授不足;教材不适应EMBA教学;教学管理不严格等主要问题。

      观点

      不断上涨的学费更需要“落地”来保值

      “中小学生学习是为了好成绩,高中学生学习是为了考大学,大学生学习是为了找工作,而EMBA的学习则成了融资的渠道,经营的捷径。这种目标的差异导致EMBA学员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不会倾向于学业。本来人脉概念就非常强的中国人,在EMBA这一温床中,更加如鱼得水。”

      高昂的费用,高层的同学,却读着难以“落地”的课程,EMBA除了建立人脉之外,价值所在却成了空谈。面对发生的现实,范立东说,对于人脉的问题,应该辩证地去看这个问题,因为当下在MBA学习中建立人脉,已经被美国MBA、EMBA等教育中,列为教学中的重要一项。

      “不过,近一两年,这种人脉的需求虽然存在,但是更多的老板在经营中已经变得更为实际,并将需求的焦点从人脉转变为经营问题的解决。由此,包括EMBA在内的培训行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已经逐渐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上涨的学费如果想长效,想保值、增值,也必须跟上需求的变化。”(记者 骆家烨/报道)

      链接

      EMBA十年发展大事记

      2002年7月2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通知》。

      2005年9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决定对北京大学等30所试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进行合格评估。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评估的结果,参加评估的30所院校的EMBA项目全部合格。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组成了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9年6月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2所高校为新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9年6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EMBA教育有关招生工作加以说明,从2009年始,批准北京大学等10所院校年招收EMBA的限额为400人;北京交通大学等20所院校,年招生限额为2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2所院校,年招生限额为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