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环境里4天暴走112公里,风餐露宿,没水洗澡,睡帐篷,只有简单的食物和水维持能量……这在大多数人看来有些自虐的极限运动,却对一些企业家充满了吸引力。
5月25日,为期4天的第八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落下帷幕。此次挑战赛是自2005年开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亚洲23所华语商学院的1500多名队员参加。浙江大学EMBA队获得第七名,成为戈壁上最大的黑马。
戈壁挑战赛队员,大部分是企业家和公司高管,为参赛他们放弃了宝贵时间,也经受了严苛的考验。他们为何对此乐此不疲?从中他们又获得了什么?
为走戈壁,不当总经理了
“我现在在拉萨呢,从戈壁比赛完我就直奔西藏,接着旅行!”王嫣在电话的另一头呵呵笑着,笑声爽朗而纯粹,快乐似乎要从电话那头溢出来。
你一定想不到,几个月前的她还是两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带着职业化的微笑开会、谈生意。
在沙漠暴走四天,并且以正式比赛的A队(计时比赛)队员身份参赛,放在一年前,王嫣想都不敢想,“我从小就不运动,一点运动细胞都没有。”
一年前,王嫣在企业家朋友的鼓动下,参加了一次为期3天的徒步旅行,“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冲锋衣,什么是速干衣。”王嫣说自己走了一天就累趴下了,样子很凄惨。但王嫣却因这次经历,爱上了跑步。
“跑步改变了我的想法”,王嫣说,跑步让她变得更有幸福感,“通过迈开两脚跑步的过程,我发现其实生活很简单,于是重新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为了参赛,队员们每周要在苏堤前拉练,几乎是每天要跑十公里,“一开始我在自家小区里跑两圈,就觉得自己好能干,可后来发现自己居然能跑十公里,这些潜在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她觉得诧异,而让朋友们最诧异的是,王嫣还因此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
“我觉得人生需要一些改变吧,虽然很多人不理解。”王嫣觉得,跑步让她更有勇气放下。
这次比赛,熬过了四天,王嫣跑进了前六,“人的潜力超乎想象,我觉得内心强大了很多,不畏惧不担心。”她说,戈壁赛让37岁的她学会了从容。
56岁走戈壁,为享受纯粹的沙漠
“去走戈壁,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浙大网新的总裁张旭光,杭州市民卡系统的总设计师,平时工作够忙,但为了走戈壁,56岁的他挤出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训练体能,坚持跑步一年。
张旭光的膝盖不好,在沙漠暴走四天,对常人就是莫大的挑战,更何况对一个有伤病的人。“能见度只有5米的沙尘暴,全身都是沙子,4天不能刷牙洗脸,比赛第二天膝盖痛到站不起来。”张旭光说这些痛苦,这辈子都没经历过。
在身体达到极限时,是放弃还是继续?张旭光说,这时候信念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做企业也会遇到坎,也是靠信念支撑下来。”对他来说,做企业和走荒漠有着如出一辙的心理过程。
“不要轻易停止前进的脚步,在你驻足的片刻,别人已超越你而去。”
“只要你心无旁骛,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要想跑得快,一个人冲;要想走得远,结伴而行。”……
在行走中,只有纯粹的荒漠,张旭光说自己仿佛可以和灵魂对话,这些话,是他总结出来的感悟,一共14条,都记录在了自己的微信里。
为了一句承诺,也要把戈壁走完
邹俊是这次比赛浙江大学EMBA队的队长,他是浙江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一名资深律师。
不应酬,放弃很多社交活动,每天却在坚持跑步,在长达一年时间的准备中,他曾经想过退缩,“因为放弃了很多家庭生活的时间,无法找到平衡点。”
不过,很快他享受到跑步带来的乐趣,“每次跑完10公里,都觉得停不下来。”
由于比赛取的是团队成绩,一个人跑在前面没有用,所以这需要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出了校门以后,这样类似于战友情谊的队友关系,太过珍贵。”尽管年过四十,邹俊似乎在沙漠中找回了青春,“这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关系,互相信赖,和酒桌上的朋友完全不同。”
在最艰难的一段路上,邹俊也曾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来戈壁?”
他说玄奘在西行的路上,就在戈壁,把水袋打翻了,徒弟也离开了他,玄奘四天四夜没有进食喝水,差点死去。但为了一句一定要去印度取真经的承诺,他最终走完了5万里西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