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晚六点,“E路人生”——清华EMBA12-E班主题班会(二)在舜德楼301教室举行,这一主题也意味着今晚将是一个讲述人生故事、畅谈人生感悟的分享之夜。班会开始之前,同学们首先邀请清华E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王勇老师致词,王勇老师幽默地说,今晚我是特意过来听同学们的故事,所以我要把话筒与时间交给12-E班的同学们,你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来自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的申彦锋同学是第一位嘉宾。说起自己的经历,彦锋表示,相比其他同学,自己这一路走过来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1997年毕业后就加入了现在的公司,并且一步一步地晋升到总经理的职务。尽管对自己的成长经历着墨不多,但彦锋却乐意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对于卓越绩效评价标准的心得,该标准已经在世界各大知名公司推行,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他从中悟出了“道、术、法”。他觉得执行力、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是自己最大的体会,在基层岗位,就应该踏实肯干,不断地学习并从上司的反馈中提高,一定要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这次分享,彦锋精心准备了幻灯片和视频,甚至把上个月《组织行为学》课程上陈国权和郑晓明老师的案例活学活用。正是这种脚踏实地、善于思考的作风成就了今天的他。
第二位来自南航的李冬春同学,他的身上有着一种神秘的色彩,这源于他飞行员的经历。鹰击长空,在很多人心目中无疑具有巨大的魔力。报考飞行学校的动机很单纯也很偶然,家里条件并不好,高中快毕业时为念不起大学着急,恰好看到了国家免费培养飞行员的招生简章。于是当年那个九十多斤的瘦小伙在严格的筛选中百里挑一地成为了幸运儿,在学校军事化管理中,东春不仅掌握了过硬的飞行技术,而且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这些都让他受益终身。“平时我爱自己钻研,学习也不曾间断。”凭借在同级飞行员中名列前茅的考核成绩,他开始担任技术科科长,转向管理岗位。“飞行员生活是不是特别辛苦?”同学们追问,东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累当然累。但看你怎么去看了,就比方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后觉得还有半杯,悲观消极的人却说空了一半。任何时候,只要看到希望并不断努力,总能会遇到闪光的那一天。”
第三位同学陈侃,作为当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不屑于疯狂的出国热潮,怀着报国的梦想加入了清华同方威视,作为一家拥有自主科技研发能力的中国企业,陈侃见证了威视走向世界的艰辛和荣耀。谈起在阿联酋迪拜一次招标项目,当时美国、德国最知名的安检设备制造商齐聚迪拜,在试检评比中,陈侃发现了海关货物中的问题,然而其它国家的设备却显示没有任何问题,敏锐的他果断地指出了问题,在他的强烈坚持下,海关技术组官员半信半疑地打开集装箱检查,果然发现了走私。“这次算是打了个漂亮仗,我们本来是陪跑的角色,这一次证明了我们中国企业不弱于外国企业。”台下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掌叫好。有同学好奇地问,“你到过多少国家?”陈侃淡淡的回答到自己已经走过世界60多个国家,连出入境的工作人员每次见到他都开玩笑说:你怎么又来了。“心中的激情,让自己一直对工作充满热爱。苦点累点也觉着幸福。”
三位同学分别有不同的人生故事和人生感悟,但他们背后最基本的成功要素却值得我们一起共勉:踏实,乐观,激情。让每一名同学有机会从不同的视角分享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是本届班委推动的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同学们的分享既会让大家有所启发,也能促进大家更深层次的交流,凝聚同窗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