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企业,了解他们的世界;走进家庭,了解他们的心灵
家访,避开每一次上课交流的正式与匆忙,选择在相对家常放松的交流中坦诚意见;同时还能够设身处地理解教育对象的立场、情感、困惑与需要,达到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与互相的启发。
3月3日,应各位基业长青同学朱海峰、周大荣、王垚之邀,开始了新一年的家访。按照惯例,此次游学先远后近。无锡的大荣同学、常州的王垚同学与来自温州父母创业在新疆的郑光泳同学与我们一道先拜访了盐城建湖——森达集团。
创新方能传承
森达朱相桂——基业长青,很有意义!要多培养二代的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
森达集团,这个创立于1977年的著名企业,是民族工业第二次崛起的见证者。董事长朱相桂先生,是盐城历史上第一个享誉全国的实业家,是苏北民营经济的领军人物,打造了中国鞋业第一个驰名商标,也是中共成立九十余年来唯一一位连续担任三届全国党代表(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民营企业家!
(董事长朱相桂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合影,照耀森达的非凡)
3日晚上,朱相桂董事长设家宴与我们交流。刚一落座,朱董事长即开心地说,“你们做的这个事很有意义,你们也很用心。让他们多走多看多听多问。我们这一代,做企业主要是靠韧性,靠不服输的劲头,更多的时候还得靠运气。到了海峰他们这一代,情况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样变,要有责任意识,有懂得感恩,要服务大局,这些东西是根本。你们在这方面要多下功夫!”一代企业家由衷的肯定和殷殷的期望,让我们倍感职业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第二天,海峰特意安排我们与森达的两位高管韦桂华与闵长高深入交流。在森达工作达七年之久、曾任森达集团副总经理兼策划部总经理的韦桂华先生,是知名的企业研究与观察专家。韦总对森达创新精神的解读与传承的深度理解,高度概括发人深省:“中国家族企业能够传承的,主要是四种东西。一是血缘;二是事业;三是精神;四是慈善。朱总眼光很高、创新意识很强,在我们盐城,朱总是两千多年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实业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森达的传承,意义太重大了。海峰他们兄弟的责任不小,你们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不小”。
闵长高先生,十年来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与森达企业之间,用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精神谱写了一个经典。在分享前,海峰就表达了森达对闵总的全心信赖;在分享中,闵总用“大事能参谋、难事能担当、急事能决断”清晰地呈现了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自我定位与角色期许。
平时与同学交流中,许多二代同学多次提到与父辈的交流,特别是处理两代人观念的冲突是他们感觉到很头疼的一件事。此次家访森达,我们还有一个特别任务。那就是切身了解家族企业两代人是怎么沟通的。家访中我们发现海峰兄弟与父亲关系特别融洽,交流特别顺畅。海峰告诉我们,他们父子三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交流的机会自然就会多一些。而且,一般晚饭后他们兄弟与父亲——三个男人都会在西餐厅里聊一会,看看电视或者谈点公司的事情。这种半正式的家常交流,让他们可以敞开心扉、平心静气地分享很多东西。许多问题,好像就没有什么隔阂了。临别,我们与海峰全家相约,每届学弟学妹都要到访一次,闻思修习长见识。
中彩周元庆——有创新,才有传承!希望学校教育指导,让二代更好更快地担起责任
大荣是我们三期的班长,他们家族企业是无锡中彩集团。这是一家集薄板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内知名钢铁深加工集团。作为班里的大哥,大荣特别具有奉献精神与团结意识,坦率地与同学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与困惑解答,深得大家的尊重。两次家访,都是大荣同学亲自驾车,我们一路交流一路探讨。
3月5日上午,再一次见到中彩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元庆先生。温和儒雅的周总,将企业创业发展的经历、特别是经历背后的诸多思考,一一为我们道来。周总一直强调,他们那一代人是在国家短缺经济时代做企业,那个时候只要你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把产品做精细就行;但大荣他们这一代不同了,最大的不同是大背景已经是产能过剩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家族企业如何坚持主业、如何选择新的方向,如何传承,就变成了一个系统工程。
周总的儒雅、质朴、坦诚,尽显无遗“创新”、“未来”是中彩谈得最多的话题
午餐交流时,周总与我们聊得最多的是,希望基业长青这个课程能整合更多资源,让他们长见识,增强能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我们也说希望周总能够逐步抽出时间来,让所有二代同学的父辈组织起来,定期交流,“易子而教”,周总表示一定大力支持。说起家族传承,周总特别开心地说,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孙辈们在一起,既是享受天伦之乐,也是提前布局啊!
常州万象王华平——做企业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用心!尊重员工,是创新的根本!
王垚是基业长青班的思想家!这个80后的常州小伙,不凭父荫,在多个领域深耕。不仅在金融危机前就嗅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商业机遇,更重要的是还将这一想法形成解决方案,变成政府决策的依据。现在由他担任董事长的常州钟楼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思想的产物与见证。对于我这个研究思本经济的人而言,在学生身上得到这样的见证与鼓舞,那种开心愉悦是难以名状的。如今,另一家他担任董事长的机构常州钟楼融资租赁公司也开始枝繁叶茂。他说,我做的工作,不仅是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好公司的许多基因,甚至有时候我看得比他们自己还要清楚。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和富有成就感的工作。
3月5日下午,当我们一行走进常州万象彩钢有限公司时,还以为这是一家会所——典雅中式的装饰,亭台楼阁,花草繁茂,地暖温热。
王垚的眼光与这个制造业企业一样,挺特别?
董事长王华平跟我们聊他的创新生意经:做企业,没什么难的,关键是用心。我一直跟一线员工说,你们辛苦点好好干,我绝对保证,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不断提升生产能效,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最后落实在不断改善你们的生活条件。大家都说我很有创新精神,我的理解,发自内心的尊重员工,发自内心地倾听客户,就是最大的创新。客户与员工会“帮”我把创新做得漂漂亮亮。我就有时间喝喝茶了。
家访感悟——家业传承,一代更急切;成长认同,二代更在乎
几天走下来,我深深地感到:家族企业,正处于一个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对于勇闯天涯的第一代而言,他们都已经年逾花甲,正处于思考如何传承,如何创新,保证自己半辈子的心血与追随自己的团队能够不断老树新花。他们的这一份追求,期待,托付,是我们做好基业长青的重要动力;对于二代而言,找到一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让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让父辈发自肺腑的认同与尊重,在延续家业精神中实现自我,是最为关心的焦点。
几天来,光泳与我朝夕相处。一天深夜闲聊,他无意中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戴博,我们这批人的想法确实很多变,因为正在成长;也很多元,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关键是我们需要真正能够懂我们、针对我们的老师与引路人。我非常认同你说的观念革命、思维重塑,但还需要更加精确地表达具体的内容。你上次跟我推荐的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象圣经佛经般,解答了我很多的精神困惑!”
那个夜晚,我默默提醒自己:创二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懂得、尊重、发现与照耀,是我的人生职责,也是我们做好基业长青-创二代最为核心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