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大学第四届MBA联合会通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成员。据悉,联合会将启动学企互动、创建期刊、分享心得等新模式,为其他学员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青大MBA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军表示,联合会是MBA文化中办学特色之一,在此基础上,还将结合本土化教学等模式,全面推动半岛地区的MBA精英文化建设,打造半岛地区产学交流互动平台。
“重走青春”成就梦想
“联合会是一个学生自治组织,是一个可以交流沟通、学企联谊的平台。”青大MBA教育中心的副主任王军告诉记者,2008年10月,成立了首届青岛大学MBA联合会,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第四届MBA联合会与往年不同,这一届成员分工更具体,目标更明确,也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为其他学员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据了解,本届联合会主席刘同锡的本职工作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他在两年前报考了青大MBA继续“充电”。他表示,第四届MBA联合会成立后,会通过学企互动、创建期刊、建立网站等形式,创建新的学习实践模式。“将课堂延伸到企业中,让我们的学员和企业充分互动,提升MBA学习的含金量。我们会定期组织企业实践活动,让学员与企业沟通,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同时,我们在期刊中发布各种活动及简讯,展现MBA学员的成长经历和创业经验。”此外,他认为MBA学习可以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两大优势,一个是获得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另一个是拓展人脉关系的优势,“MBA是一个拓展人际关系的良好渠道,所以大家在选择院校时非常关注校友资源。”刘同锡说正是因为这一点,学校才提出改革,并要求新一届联合会,发挥中心组织的核心作用,精心为MBA的学员创造人脉优势,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友交流渠道。联合会副主席张娟同样表示,虽然自己同时经营三家公司,但在青大MBA学习三年后,对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她也将会珍惜最后一年的学习机会,在管理工作上争取更大的突破,“工作多年后又重新回到校园"重走青春",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而且又结识了各行各业的同学,这对在工作上积累人脉有很大的帮助。”
本土化MBA教育“最优势”
“物理化学和管理学都被称为科学如果50个人去研究一个物理题目,到最后研究出来的答案唯一且只有一个;如果让这50个人去研究管理学,最后的答案却不止一个。”王军在解释“什么是MBA”这个问题时说,他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由于每个人的背景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解决方式不一样,就不能要求一加一必须等于二,在管理学中可以大于二,也可以小于二。
“我认为MBA教育还应本土化。哈佛大学的MBA教育众所周知是最好的,但对中国的学生来说就未必了。”王军, 说,中国的MBA教育目前在刚起步阶段,如何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是他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利用青岛的地域优势,如选修课程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开设新的选修课程。”王军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先后开设了海尔管理专题、企业文化、财务报表分析等原来教学计划没有设置的新课程。此外,MBA教学还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学生虽处于实践第一线,但部分学生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对工商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实践了解得并不深,即使是来自企业的学生,也需要了解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此外,记者了解到,青大MBA教育, 中心还聘请了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高层次的青岛市著名企业家为MBA外聘导师,并定期来学校给MBA学生上课,目前已开的讲座有:地恩地集团董事长张永升主讲的当前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应对策略、欧美投资集团总裁李金堂主讲的企业资本运作与转型,以及青岛创统科技集团董事长隋学礼主讲的管理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主讲人结合企业经营实践给MBA学生提供各家秘籍。
MBA教育从理论向能力转化
如果离开学校多年后,又重新回到课堂上学习、考试,想必会给很多学员带来一定的压力,面对记者的疑惑,青岛大学MBA案例教学专家贺广明表示:“MBA重视的是对各种管理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应付作业与考试,而是学会自己去将不同的课程知识进行联系与集成。也正是由于这一阶段重视理论与经验的积累,因此,多读、多想、多讨论、多总结成为一种MBA的生活形态。每学期学员都有期末考试,但记忆力的知识占的比重很小,考试题一般都是发挥性的题目,学员们如果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拿高分是非常容易的,考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据了解,贺广明曾多次参加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案例教学评估,并获得一致好评,“案例教学在医学、法律教学上是常态,近几年在管理学教学中也被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贺广明表示,MBA是一门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能用到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