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尹镟博,从26岁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服务于世界第一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与风扇产品的领导厂商台湾台达(DELTA)电子集团。从采购员做到科技主管、部门主管到负责整个集团一半营业额的采购总经理。性格稳重、思维活跃的他可谓年轻有为,十多年来致力于电源相关产品的发展,取得不菲成绩。2008年被公司正式派到中达电子(江苏)公司任总经理,负责吴江工厂的管理。
谈到为什么选择复旦EMBA,尹镟博坦言:“做采购做了16年,几乎跑遍世界各地,供应商都是国际一流的公司,在与供应商打交道的同时,也学习了一些供应商的管理文化,还有他们的风险意识。”作为全球化企业的领导,管理艺术更需要与时俱进,“其实10年前就想读EMBA,由于工作等各方面原因,没有完成这个梦想。来大陆工作已有5年,这几年在工作上、整个管理上总觉得碰到一些瓶颈。在领导决策上也有主观意识特别强的一面,这对未来的企业管理特别不利。如果将来想在集团中有一番作为的话,我需要多一些沉淀。”
尹镟博从去年起就开始关注复旦EMBA,在日常与公司领导或同事交流中,发现他们都毕业于复旦-台大EMBA。经过与几位复旦教授的交流互动,他对复旦的优质资源与雄厚实力感同身受,毅然选择了复旦。那天台大的黄教授开玩笑问尹镟博“你怎么不去选台大EMBA班呢?把学费留给台大。” 尹镟博笑着说:“在复旦读EMBA,既圆了我想在台大读EMBA的梦想,也可以切身感染复旦EMBA的众多大陆高管们的个性和领导风格。更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增加与大陆高管们交流、互动,了解广阔的大陆市场,一举多得。”
谈到对复旦EMBA的印象,尹镟博提及前一天晚上还跟同学聊起EMBA的一些课题,很多人认为EMBA更多承载的是企业家的“梦”。在复旦从教授的演讲到跟同学们的互动,包括参加新生拓展训练,他感受到复旦EMBA是非常务实的,从讨论、案例分析中更深层的思考当前所处的环境,这对每个管理者来说都很重要。短短几天时间复旦EMBA为同学们开了个好头。
肩负着公司的期待
中达电子(江苏)公司年营业额为150亿人民币,占整个台达集团的40%。公司与国际IT产业连接非常紧密,苹果、戴尔[微博]、联想、索尼、东芝[微博]等都是中达的最主要的客户。中达工厂一半产品是供给笔记本电脑相关的配件供应商。整个台达集团为了强化品牌与系统的运营,2005年左右就开始进行自我产品的研发。
公司有三大支柱板块,一是通讯电源不断电系统,这几年比较红火的太阳能电力、风力发电、汽车相关的动力控制等已经开始生产;二是工业自动化。随着国内人工工资的高涨而出现的“用工荒”,以后自动化产业变为越来越重要版块。三是视讯产品,包括户外显示、投影机、教学投影机的生产,形成主攻策略合作伙伴Vivitek 。
台达公司从1992年进入东莞开始,整个公司的发展很贴近未来的发展。中达电子公司有30%以内销为主,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给了市场巨大的空间,台达不可能丢下这个巨大市场,另行寻求更大的机会。目前也在积极争取内销相关的配套,公司一直在为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而努力。
如今面临金融危机冲击,公司发展放缓,要冲刺每年10个亿的增长,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尹镟博深感责无旁贷。
发展转型的挑战
在平板电脑崛起、笔记本电脑整体成长放缓的形势下,以电源相关产品为核心的中达公司,电源依然持续保有40%-50%的市场份额。公司的研发团队正在研发一些比较高端的电源,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很多的替代能源等。未来,能源会越来越短缺,替代能源显得尤其重要,尹镟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