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热点关注 >

    EMBA四天一门课 晚上讨论到深夜

      李力是富士施乐华南区的总经理,今年6月份他成为了EMBA的一名学员。他在班级,总共有50名学员,平均年龄38岁。

      李力说,入读EMBA后,上的第一门课是《战略管理》,讲课的老师是一名来自台湾的教授,一连上四天课。教授上课很生动,所讲的知识架构性很强。“授课的并不是填鸭式的,课堂上有很多讨论。因为学员都是成功人士,不可能跟随别人的观点,都是批判性地吸收知识。”

      在课堂还有很多测试,其中一个测试名为“沙漠求生”。想象自己在沙漠遇到危险,怎样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来求生。这实际上是测试一种求生的战略,每个同学的答案都不同。可以拿自己的求生策略与班上同学比较,还可与全球的EMBA学生来比较,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思维的逻辑性与别人的差距,有助于帮助了解自己。

      李力说,上课时,除了教授讲之外,还安排了很多案例讨论,如果同学有异议可以随时举手发表观点。可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老师会控制节奏。4天课程里,教授还会开出了近三十本课外书,要求学员用一到两个月时间读完。李力按书单收集到全部的书籍,发现书本堆起来接近半米高。

      课后,教授还布置了一道题当做作业,要求每名学员根据自己企业目前的条件、资源,形成一份企业的发展战略,检讨目前的战略合不合理。“要做好作业,需要与企业内的人员讨论。这其实不仅是一份作业,也是企业的一份行动纲领。”李力说。

      四天里,晚上并不上课,但同学们经常会在晚上展开小组讨论,准备第二天要展示的PPT。讨论地点可能在教室、餐厅,或是酒店。“讨论到晚上12点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