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复习指导 > 英语 >

    企业发展快模式是喜是忧

      从寂寂无名者,到一鸣天下,需要多少时间?在职研究生可以环顾四周,无论是或是世界,可以进入人们视野的企业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企业一夜成名,有的企业则需要数十年的沉淀。

      所谓快品牌,就是指那些发展快速、在短短数年就能够从默默无闻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导品牌的企业。企业中不乏快品牌,虽然身处不同的行业,却都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或发展过。

      在“迅速蹿红”的商业地产行业,万达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用汗血宝马的速度,跑出了一条上升的直线。1999年万达开始放弃足球转向商业地产。两年之后的2001年,其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长春万达广场诞生。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其开发的万达广场遍布数十个城市,年收入上千亿元。

      万达的一骑绝尘,缘于对效率的追求,以速度至上。其整个体系都建立在快开工、快开业、快拿地的基础之上——从拿地到开业,只需要18个月的时间。

      但是,快速也是一把双刃剑。快品牌在演绎着急速奔跑的辉煌之余,也难免会伴随着鲁莽或偏差,为自己的发展之路埋上层层危机。

      随着开发项目的增多,以及资金占用量的增加,万达暴风骤雨般的发展,招致危机上门:首先,建筑质量存在隐患。2011年万达在全国新增18个万达广场,其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政策”导致当年多个项目出现硬伤;其次,资金链紧张。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占用数十亿资金,据称万达因销售放缓导致资金链紧张,将裁员35%,降薪20%;再次,管理上问题重重,4.6万多名员工如何进行管理,已是不可回避的难题,万达管理层涉嫌舞弊、职务侵占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商业经营是一场比拼速度和耐力的长跑,不是百米冲刺,一时的快并不是真正的快,不可持续和掩有隐患的快更不是真正的快。企业要想坚持到最后,并第一个冲到终点,不得不妥善安排自己的速度进程。

      更何况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只有保持对市场最敏锐的嗅觉,作出最迅速的反应,才能够始终先人一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市场制高点。

      放眼国际大企业,可口可乐公司完成一个新品的开发,从产品立项到批量生产,需要近5年的时间;肯德基1987年进入开设第一家店后,5年时间里,仅开了10家店,大部分时间用于摸索市场规律,考察人口味,了解文化,适时加以调整。

      他们的年增长率可能没那么辉煌,却能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里保持稳定而持续的增长;他们不重视昙花一现,执着于源远流长,这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法则。也有许多百年老店,它们身上体现的是对于产品精雕细琢的追求,对于品牌打造的耐心。做企业要及时掌握市场动向,调整自身政策以适应其变化,但大部分时间需要经营者静下心来,将自己的产品企业做深,做精。注重细节才能成为卓越。只有踏踏实实的做事,才有可能使企业在市场的洪流中屹立不倒。MBA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修养,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企业经营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