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要点 >

    人脉资源已成大学生就业又一道门槛

      人社部部长昨日称,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加上中职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凭关系或“拼爹”的现象确实有,但不是普遍的,毕竟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

      门槛:招聘单位注重人脉资源

      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除了遭遇“红黄绿牌”之外,还因为很多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招聘目标。尤其是营销或公关方面的工作,用人单位看学历有时仅仅是敷衍,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毕业生的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上。王子栋(化名),23岁,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应届毕业生,老家锦州农村。从年初他就向多家银行投放了简历,但除了参加了几次面试外,至今没有接到一家offer。“到银行工作一直是我的首选,但现在可能要重新选择了。”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子栋显得有些沮丧。他一直关注各家银行的招聘信息,无论是面试还是笔试都做了精心准备,但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聘用他,看着同学们都已经开始实习,他心里非常焦急。王子栋感觉自己面试发挥很正常,对于为何没能应聘成功,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现在银行招聘都要求填写家庭信息,说白了就是在看你家庭背景,有没有人脉关系,我父母都是农民,这方面肯定吃亏。”“家庭背景确实是公司选择是否录用的一个考虑因素。”本地一家银行的招聘人员向记者直言,由于银行工作的特殊性,优质的人脉关系意味着能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资源。在应聘者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家庭背景好的。”尽管王子栋的说法有些偏激,但记者调查发现,确实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时都被要求填写家庭信息。在保险、融资等行业,注重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是很普遍的。一个三本的毕业生一个月能拉来5000万的存款,比一个只懂专业而不善经营的北大毕业生要有优势。

      考研:等于被动地延缓就业

      好国企进不去,考公务员或进入正规事业单位也是“人挤人”,这就迫使许多毕业生“搁浅”,不得不选择考研。其实,去年拥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一次签约成功率还不足六成。王宽(化名),沈阳师范大学数学系应届毕业生,老家沈阳。多次面试遭拒后,正在复习考研,未来打算从事科研工作。“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参加了十几场,前后投了几十份简历,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王宽一脸憔悴,嘴上还起了两个泡。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数学,所以大学就选择了数学专业,但没想到找工作时却接连碰壁。由于没有太多的对口单位,他投的简历基本都是网络公司、企业技术部门、金融行业等。但与那些对口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自己根本就没有优势。“数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越来越窄,仅有的几个招聘数学专业的企业也要求必须是985和211院校毕业的。”王宽说,班里好多同学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工作的也有很多是在培训机构当老师。王宽说,自己也曾经想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但由于专业偏冷,几乎没有对口的,“我已经决定考研了,未来从事数学方面科研工作,就业机会可能多一些。”

      自主创业:有时也是无奈之选

      为了安置大学毕业生,省市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并非是出于挑战自我,更多是出于一种无奈。李子宽,2011年沈阳大学毕业,如今在大东路小什字街经营一家水果店,月收入不少于七千元。他告诉记者,如果在做公务员和做水果生意之间选择,他仍然选择前者,“当初开店,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天起早贪黑,真的非常辛苦了。”唐雅丽,26岁,沈阳工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三年,老家调兵山。唐雅丽毕业后在一家知名国企做了两年文职工作,无论她如何努力,一直没有转正。今年年初她辞掉了工作,决定回老家开超市。“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比别人差,当初想靠自己的实力获得认可,现在看起来有些不现实。”过年时,亲戚们都跑来劝她再考虑一下,毕竟能获得这样的工作不容易,但唐雅丽说,“其实再熬一熬还是有机会的,但我不喜欢这种工作氛围,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被认可”。现在,唐雅丽在老家经营了一家超市,每个月的纯利润在5000元左右,“尽管每天早起晚归有些辛苦,但毕竟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值得。”

      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利好多

      针对今年高校毕业问题,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早在就业高峰期来临前,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辽宁省有关部门近日相继下发文件,出台了30条促进就业新政,包括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给予补贴、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毕业生选择基层学习4年学费由政府一次性返还等政策。这些对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但若想改变就业难题,单靠政府扶持仍然不够,决定因素在于就业者本身。

      专家建议“先就业再择业”

      “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是头等大事。虽然近年来学生的择业观念有所改变,但很多学生还是一味地选择‘面子工作’。”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秀坤说,“为了让毕业生能更快地找到工作,人社厅今年已经走进13000多家企业,收集了27万个岗位,并在6月份与教育部门、高校一同举办百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职机会。就像今年的高考作文一样,我们还是提倡毕业生到基层去,从沙子做起。”

      要找一份工作,先做一粒沙子

      解决就业问题,政府提供再好的政策,如果求职者没有积极的心态匹配,就业问题则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就业问题不仅仅反映在大学毕业生这个层面上,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这是所有择业者共同的需求。但劳动力市场需求本身就不稳定,找份一劳永逸的好工作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端正择业心态。

      在人们旧观念中,大学毕业生就是脑力劳动者,文科的得做文案,理工科的就做设计。应该说这是一个误区。大学毕业生与非大学毕业生的区别,也仅仅在于因为享受了高等教育而多一份选择的机会而已。在人才市场找不到工作,你有勇气踏进劳动力市场吗?记者在采访中感触最深的,就是许多大学毕业生没有这个勇气。

      其实,放下身段,先找一份糊口的职业,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难就难在自己能不能正视现实,正视自己。考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进入国企,9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把心思放在这块,千军万马挤上一条独木桥,就业不难才怪。

      今年辽宁高考的作文题是“沙子与珍珠”,寓意深刻。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都想做珍珠,谁也不想做沙子,这种心态不改变,甚至连一粒有用的沙子都做不成。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擦皮鞋,都能成为重磅新闻,这本身就说明在人们头脑中,陈腐的就业观念根深蒂固。什么时候人们不再关注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擦皮鞋了,社会一定是更平和,更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