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要点 >

    烟草院士为何要当“钉子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近日表示,依据章程,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烟草院士”谢剑平的资格。在本报记者追问下,潘云鹤表示,工程院正在对谢剑平做劝退工作,但对方不接受。

      把院士身份自觉脱下,愚以为此乃天方夜谭之说,且不说高级知识分子爱惜名分羽毛如命,就说这“两院院士”这四个大字背后的种种利益和影响力,那都是无出其右的。而能与袁隆平、钟南山一起共存于一个屋檐下,对于焦点人物的谢剑平,又是怎样的人生荣耀?人生到此,夫复何求,又岂能一请了之。

      在佩服于谢剑平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钉子户精神外,又不得不对院士本身所制造的神话感到疑惑。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卷烟“减害降焦”法而进入工程院大门的谢剑平,为何在大家都认为此乃伪科学的情况下,却能一如既往的继续高歌猛进?而同时又是烟草系统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身份,是否有悖于两院院士用科技造福百姓的理念?这在当初是引起很大讨论的,但时过境迁,讨论的双方还在,但是谢剑平的立场却从被动为主动。问题被抛给了承受巨大舆论压力的工程院。

      中国院士制度建立至今,只有中国科学院有两个被劝退的院士,分别因经济或政治问题,从来没有院士因为科学道德而被除名。这样的资料背景就给大家提出个问题,院士的巍然不动是否就意味着这些泰斗级别的人物从此就可以旱涝保收?这种落后体制的存在,是极不利于科技水平不断推陈出新的,因为它缺乏鲶鱼效应。同时当有的院士出现相当大的争议,例如谢剑平,能不能打开一条和科学伦理以及民意互动的道路,现在看来依然是“不见下楼人”。

      其实院士本身就存在着改革的呼声,这显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心所向,在院士背后的种种利益链条,使得其本身的纯洁性被人为沾污。我们知道,当存在着某种垄断的体制,这就会造成科技资源的分配不公,这对于集大成者的两院来说,是一种负能量的堆积,如果不入手及时,搞不好会把科技的重要性逼退到次席。

      烟草院士的被聚焦,显然把这种弊端放大无数倍。对于他的去留,工程院建议其请辞是占大多数,然而最终走向只能靠谢剑平的一厢情愿,这不得不说是院士制度最大的悲哀。连相关退出机制都不成熟的学部,何以能引领未来中国的科技创新?

      谢剑平的去留问题,俨然是院士制度本身弊端的冰山一角。如果能以此为契机,把大家期待已久的院士制度改革推向实处,使得学术界、民众以及政府都能在其中进行有效的斡旋,似乎更是中国科技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