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要点 >

    十年36名博士后入户中山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获悉,近日广东省公布了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其中中山七家企业的创新实践基地榜上有名。据介绍,自2002年开展博士后工作以来,目前中山已有14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5家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吸引了80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博士后进站工作,其中36人入户中山。

      市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少高层次人才在这些基地和工作站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山的迷人之处,以后将更多地通过这种方式来为中山“招才引智”。

      7个创新基地上榜

      据介绍,近日广东省公布了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其中中山七家企业的实践基地榜上有名。

      据了解,博士后创新基地是指经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共同建立,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各自流动站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的组织。目前中山共有14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加上5家博士后工作站,中山已有19个与博士后工作相关的组织。

      博士后工作站有利人才了解中山

      自2002年中山开展博士后工作以来,先后有80名博士后进入市内的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基地工作,其中有36人入户中山。

      市人才办主任李全庆表示,中山是二线城市,与广州、深圳等这些一线城市相比,中山对于这些博士人才的吸引力的确不大。但是在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程中发现,这些进入博士工作站工作过的博士留在中山的比率相对较高。

      他表示,博士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会发觉到中山宜居这一优点,而企业也会对博士人才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经过互相了解之后,比招聘会有更高的成功率。李全庆表示,因此未来会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的创建工作。

      人才公寓正在筹建之中

      据了解,目前市人才办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高校推介中山的人才政策。人才办在国内选择了上百所知名高校,在他们的网站上挂出了中山的人才政策。另外中山还将为市内600家主要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集中培训。

      李全庆还透露,目前市人才正在组建高层次人才俱乐部。另外,人才公寓也在筹建之中,开发区的人才公寓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而南区的人才公寓也在建设当中。

      人物代表

      李建平:“软”环境更重要

      在中山市人民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工作的李建平是最新一名走出工作站的博士后,他表示,中山最吸引他的,是这里的生活环境。

      李建平今年41岁,2010年进入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博士后工作站。

      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广州市中医院工作过一段日子,之后再在中山大学附属医学院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之际就在网上看到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博士后工作站,很快就向医院投了简历。“其实之前就一直对中山的印象非常好,很多朋友都说中山是个宜居的地方。”

      李建平所从事的是牙齿种植这一学科,目前在中山加上他也只有两个人懂得这种技术,很快他就通过面试。

      2010年7月份他第一次来到中山。两个月之后他就通过相关人才政策入户了石岐区,半年之后就在中山买了房。

      李建平说自己留在中山除了是被中山的环境所吸引之外,家人的支持也是重要的因素。

      “我来中山的时候是7月份,恰好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暑假也跟过来玩,谁知道8月中旬她就提出想在中山读书。”李建平说当时好在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女儿很快就插班入读了竹苑小学,现在已经在华侨中学上初中了。

      而李建平的妻子也在一年之后借调到中山市人民医院工作,“现在最希望有相关政策能够支持把她的工作安定下来。”

      李建平说,读完博士的人基本上都已经30岁,大多数人到这个时候已经成家立室,他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业,爱人的事业和孩子的学业都是他们的考虑因素。

      “其实人才优惠政策各地都有,比中山好的也有不少,中山如果要吸引更多人才,应该在家庭、生活、学术环境等这些‘软’功夫上做文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