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晚报》报道,11月5日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开始举办招聘会的日子,昨日沪上首场2013届大型外企校园招聘会开场,北片高校近万名学生参加了招聘会;海洋大学等高校也在校内启动了招聘专场。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去年基本持平,没有达到人才市场的期望目标,其中制造业、物流等明显感受到“寒意逼人”的行业甚至冻结了招新计划。此外,因客观形势,今年日资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相比往年有明显减少。对此,高校就业部门建议,应届生应抓住招聘时机尽早签约。
【现场】
行业冷热不均,日企数量减少
昨天,中智“外企进名校”2013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校区体育馆内火爆开场。本次招聘会是沪上首场针对2013届毕业生的大型外企综合招聘会,主办方中智招聘服务中心携百余家知名外资企业进驻现场,包括IT技术、财务、销售、市场、行政文员和机械自动化等在内的千余个优质岗位吸引了近万学生前来应聘。
招聘会上,行业和企业受学生欢迎的冷热程度一目了然,银行、证券、钢铁、汽车制造和汽车租赁等企业摊位前排起的队伍最长,其中浦发银行、国泰君安、华冶钢铁和大众汽车摊位前的队伍甚至阻断了人才市场内的通道,求职学生只有从人缝中才能穿过“长龙”。
在昨天的招聘会上,中智上海外服公司招聘服务中心的朱诗勃经理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今年招聘形势并没有好转,处在和去年同期相同甚至略低的水平,“相比往年,在外资企业中,今年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才需求稍有增长,房产、酒店和生物医疗等行业的招聘行情比较稳定。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制造业,用人需求大为减少;金融行业略微缩水,此外文职、法务等通用性岗位的人才需求也有所降低。 ”
相比往年来说,本届前来招新的上海以外地区的企业有所增加,但基本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因客观形势原因,本届到场日资企业的数量相比往年有明显减少,由往年占外资企业总摊位数的三分之一减至六分之一。
应届生起薪在4千元左右
昨天,上海海洋大学今年首场校园招聘会在临港校区举行,这是经济管理专场招聘会,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参加。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包括浦发银行、光明乳业、星巴克等在内的招聘企业为本科生开出的月薪大多为3000元-3500元(税后),这与学生们的“心理价位”有一些落差。另外,由于全球经济并不景气,金融、投资类企业的招聘人数较往年明显减少,而食品、物流行业的招聘人数与往年基本持平。
海洋大学临港校区与市区距离遥远,然而在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组织下,还是有不少知名企业前来招聘。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公司的一名HR告诉记者,由于门店扩容,他们要在本科生中招一批实习生见习经理,结束实习期后,刚入职的本科生月薪是税前4000元左右。在该公司摊位旁是浦发银行,他们招聘的是票据审核、外联岗位人员,为本科生开出的年薪是税前4.5万元。
对于税后3000元-3500元的月薪,本科生是否感到满意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学生的“心理价位”是税后4000元左右,与企业的“开价”有一定落差。不过也有学生表示,与起步收入相比,他们更看重能否进入一家优秀的企业。“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不能太挑剔,否则就会变 剩男 剩女 。”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主席周鑫同学笑着对记者说。
近期,中智2012年上海外企薪酬的调研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起薪平均为3745元/月,大专生为2821元/月,近年来应届生起薪增幅较快走高是应对CPI的一种补涨。在经济形势不甚明朗的前景下,企业对于2013年的薪资增长普遍持谨慎态度。经济放缓的效应在招聘形势上体现为:本届招聘企业提出的应届生起薪基本与去年持平,部分企业有略微增长;企业招聘数量有所减少,直接提高招聘的要求,今年企业对应届生的英文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考核更加严格。
【现状】
复旦宣讲会比去年同期少了十多场
小淑(化名)是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大四应届毕业生。虽然刚刚开始找工作,但她表示自己已焦虑了颇长时间。小淑说,她理想中的企业要有以下特点:外资企业、上班时间弹性一点、氛围活泼一点、员工都比较时髦一点。之所以认准非外资企业不进,小淑有颇多考虑:“我之前去过一家国有企业实习,感觉很无聊,似乎上班的任务就是等下班。外资企业虽然工作比较忙,但是有意思。此外,在外企工作听上去要比国企好听,听说外企硬收入要比国企高,去外国旅游的机会也多。 ”
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就业工作负责人刘金华老师认为,今年就业形势确实较往年有些显冷,具体表现在:往年复旦此时的企业宣讲和招聘会已经开了180场左右,而今年才开了160场,比往年约少了十几场;其次,确实有一些企业表示目前招聘人数还不明朗,一些企业表示会减招。
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朱克勇表示,由于吸收应届毕业生最多的是中小型企业,而这类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因此招聘人数势必减少。目前,就业指导老师已感觉到,金融、投资类企业的招聘人数明显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