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要点 >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博士生吧

      或许现在谈学术信仰、谈学术理想,与我们这样一个极度世俗化的社会格格不入,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引发种种质疑也不足为奇。但笔者需辩明的是,我们可以选择逃离不良的学术,也可以选择利禄之学术,但真正的学术或学术研究并不是博士生齐克的《博士生也该多接地气》(刊于10月30日《东方早报》)一文中所言。

      在齐克眼中,“学术是项普通的事业,哪是什么天道玄远的终极信仰?学者、博士也不过是职业”。笔者窃以为齐博士所言的学术,只是失去社会关怀的部分现代学者,抽离学术精神之后留下的徒有学术之名的怪胎而已。笔者据其文冒昧揣测,其标题中的“地气”就是一种对学术现状的屈从、学者对生存现状的一种忍让,无需多言,也不必庸人自扰。

      按这样一个逻辑,我认为现在的博士生不是不接“地气”,而是“地气”接得太早、太多。仍以发表文章为例。刚上硕士时,一位关系非常要好的师兄仅仅硕士期间就发了十五篇文章,我非常惊讶地向他请教。但他给我讲的不是学术,而是给我算了一笔关于掏钱发文章的账。一年若是能发表两三篇以上的文章,基本就能评上一等奖学金,而这里即使要交版面费,也就2000多元。拥有着一定数量这样的“学术成果”,一切好处皆由此而来。

      至少会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首先,能够获得下年的一等奖学金,这里面既有着高于其他同学的荣誉,更有着现实的经济利益。一般的学校,一等奖学金比二等奖学金高出很多,远远多于2000元,这样算下来还赚了。其次,拥有这些“学术成果”的学生在申请一些学术科研基金项目中往往也十分顺利,这些“科研成果”可以被作为前期成果来认定,申请过项目的人都知道,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研究生,这个学术基金的数额一般也是非常大的。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找工作时,即使水平不怎么样,也是聊胜于无。

      关于发文章的种种好处,这是我听过最系统的一次讲述。因为这些文章,他非常霸气地每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也顺利获得了全省优秀毕业生。

      在这样的荣誉、利益和现实生存的鼓动和压力下,学生明知自己写论文是半成品,或者不客气地说,就是学术垃圾,依然兴致勃勃,彻夜不眠,仿佛打了鸡血一般。

      行文至此,难道我们还能说现在的博士生没接“地气”吗?在我看来,很多博士生是“地气”接多了,而缺少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就我而言,若是这种“地气”,不接也好,或如《庄子》所言:“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齐文认为“学者、博士也不过是职业”,笔者也不敢苟同。固然现代社会中学者世俗化、职业化已不可避免,但对真正的学者本身而言,它不仅仅是职业,学者倾注了他的生命情调和对社会的密切关照。退一万步讲,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如齐克对学术作工厂生产之比喻。学术有着它自身的基本的使命和精神,就是要“文以载道”。任何专业的学者都需要有各自的学术使命和学术精神。否则,学者岂不成了倒卖知识的学术贩子。

      最后我想说,生活、生存固然非常重要,但对一个真正有着社会担当意识的博士生、将来有志于真正的学术之人,不止如此。即使有人选择逃离,我们也不能去践踏对学术本真最后的敬畏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