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教育新闻 >

    谨防义务教育普及掩盖教育公平问题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是新教育实验的积极倡导者。在他的眼里,教育理念应当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概括为四条:一是无限相信老师和学生的潜力;二是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本次“两会”,朱永新委员带来一份《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提案》。“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朱永新。

      教育公平的前提是对义务教育质量必须有标准界定

      中国经济时报:你提出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初衷是什么?

      朱永新:我先说一个背景:到2011年,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已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重点建设”的政策导向和政绩观的影响下,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不均衡。

      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县区的乡镇和农村学生学业成绩达标比例在20%至40%以下。而大多数县区内学生成绩的校间差异,甚至比发达国家全国范围内的校间差异更大。

      中国经济时报:这说明义务教育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教育公平问题。

      朱永新: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只泛泛地追求义务教育普及化,而忽视其中的质量差距,教育公平只能是表面上的公平,数字上的公平,形式上的公平。

      所以,教育公平的前提是,对义务教育质量必须有标准界定。建立标准的目的,是从实质上缩小县区范围内校际差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彻底改变教育政绩观

      中国经济时报:现实情况是,我们听到的恰恰只是义务教育普及率,而没有对教育标准的界定。

      朱永新:说到底,这是教育政绩观作祟。我们考核地方政府相关官员的标准往往只是表面上的义务教育普及,而缺少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考量。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彻底改变教育政绩观。要把推动县区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保障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努力办好区域内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加快出台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办法,对地方党政领导的教育政绩首先看学校的差距有多大,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票否决制度”。同时,党政领导要带头执行“孩子就近进入义务教育学校”的政策,将“不批、不转择校的条子”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一起作为对干部的纪律要求。

      在教育公平问题上,要强化省级统筹,深化教育及相关领域综合改革,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要尽快实行义务教育“省统筹、县为主”体制,明确省级政府统筹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我们首先要让同一个地区的孩子尽可能接受均等的教育,再逐步在省市和全国范围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什么是“好的教育”

      中国经济时报:你曾经提出过一个“好的教育”概念,好的教育首先应当是公平的教育。

      朱永新:“好的教育”就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我们现在要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是要更加注重公平和教育的品质。

      我希望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读书,不要花精力去找更好的学校。希望农村的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起上好的学校,城市的学校和农村的学校差距小一点,政府尽可能地提供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系统,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得到基本均等、优质的教育。希望教育品质应该更高一些,更加人性化一些,更加个性化一些,让学生们学得更加主动、生动、活泼一些。

      中国经济时报:这其实是在教育公平基础上更理想的情景。

      朱永新:这是教育品质的理想追求。高品质的教育最重要的体现是富有人性的,让人在受教育过程中树立一个理念,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完整的过程,高品质的教育首先要幸福。

      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身体、心灵完整的统一,体育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都非常的重要。我们一直倡导让学校成为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把人类、社会最美好的东西带到学校当中,让孩子们在这些事物的汇聚下得到最丰富的滋养,选择最喜欢的、最擅长的进行学习。

      加强县级教师培训

      中国经济时报:你关于县级教师培训的提案,具体建议是什么?

      朱永新:我建议,首先,由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中编办等部门出台全面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文件,加强硬件建设、经费投入、编制配备等,全力推动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电教部门的整合,明确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定位与职能,安排专项经费,配全专兼职教师队伍,改善培训条件,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其次,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要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信息化建设,探索新的培训模式,以更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外部专家力量和优质资源,创建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全员培训。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考核工作。继续组织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采取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地政府加强本地教师培训机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