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教育新闻 >

    研究生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考研热,研究生就业却遇冷。记者采访了解到,研究生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除了要面对自身追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还面临来自专业和地域等方面的结构性挑战。

      “两头挤压”

      晏琼是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9月到现在,她已投出去七八十份简历,有回音的不到十分之一。“本科学校一般,当时就业压力大,才选择考研。”三年过去了,晏琼发现研究生找工作也不容易。“之前想去北上广,但看形势不是很好,要是找不到理想工作,只能回江西老家了。”她的语气里透着些无奈。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小杨说,“工作确实难找。”由于小杨的化工专业受煤炭市场影响较大,煤炭市场不景气,很多企业缩减招聘规模。“虽然学校举办过近200场招聘会,但我们专业签约的同学寥寥无几。”

      小杨说,研究生就业受到博士生和本科生“两头挤压”。他以自己所学的化工专业为例,现在高校、研究院要博士生,而企业招基础性岗位,青睐动手能力强的本科生。即使是企业需要研发,也会选择与科研院所合作,不会用刚刚毕业的硕士生。“硕士研究生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小杨告诉记者,一些同学有些后悔读研。“还不如本科毕业就工作,也不至于现在‘高不成低不就’。”

      求职误区

      太原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袁群芳认为,研究生就业遇冷主要是因为他们“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心态。他说,很多研究生依恋“铁饭碗”,想去考公务员,或进高校、科研院所、国企等。但现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招聘门槛较高,一般要博士生,个别管理岗位虽然要硕士,但竞争激烈。而本科生愿去的岗位,硕士生不愿去。他们在求职区域、薪酬、行业等方面,比本科生挑剔。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研究生青睐“工资不要太低,工作不要太累,听上去还比较体面”的工作。

      随着研究生增多,其含金量有所下降。记者了解到,2012年全国招收58.4万名研究生。有专家表示,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同步增长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记者采访发现,有些专业的研究生走俏,还未毕业就已签约;有些专业毕业即失业。研究生人才网创始人郭金来认为,研究生就业遭遇专业性结构遇冷,专业性强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但比较泛的专业毕业生“一筹莫展”,这类专业通常与市场接轨不够,任课老师积累的经验有限,毕业生实践经验有所欠缺。

      除了专业性结构遇冷,研究生就业还存在地区性结构矛盾,地区差异导致人才流向不畅。郭金来说,在有些一线城市,不缺医疗卫生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在中西部地区却招不到医学类研究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毕业生就业地意向天壤之别。

      促进就业

      针对研究生就业存在的专业性结构遇冷现象,郭金来认为,毕业生要把自己的专业当做职业来对待,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不能只关注自己专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更要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高校要反思研究生培养体系,部分高校对人才市场的敏感性较弱,甚至对市场变化失去反应,使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市场不接轨。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要考虑市场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培养,不要闭门造车。

      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流通不畅问题,郭金来建议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立交桥”,有效整合高校研究生资源。比如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每年寒暑假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组织研究生参加实习,实习期间,可由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补贴,让研究生与企业产生对接,进而产生双方面的价值。

      作为研究生培养方,高校应增强导师力量,加强对研究生培养,保证研究生质量。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切实发挥作用,加强研究生就业培训和指导,提升研究生求职技能,增强研究生对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认知。

      山西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献忠认为,用人单位应与高校加强沟通联系,公开透明招聘,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鼓励毕业生去西部省份或基层锻炼,不能只盯着眼前,要放眼长远。另外,在求职时,切勿把自己局限在一两个点上,要适当扩大选择范围,不要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