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简章大全 >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 专 业:艺术学
  • 学 费:
  • 学 位:有
  • 学 制:两年
  • 上课地点:北京市
  • 招生动态:正在热招
  •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 2013-11-06 14:47 | 点击次数(次) 来源:未知 | www.zhongjiao.net

      一、学院及专业介绍

      竞技体育学院

      竞技体育学院创建于1957年,原名运动系,2002年更名为竞技体育学院。学院下设田径、游泳、重竞技和运动训练学四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18人,国家级教练员6人,副教授24人,高级教练员13人,讲师20人,中级教练员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国家级以上裁判48人,17名教师在国内外各级体育组织任职。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万名毕业生。作为北京体育大学最具专业特色的学院,现有本科学生2000余人。

      学院设运动训练专业,该专业作为国家特色专业,培养各类运动训练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运动训练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和教研室在全国体育院校重点学科评估中,其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运动成绩、师资水平五项指标分别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一。

      学院始终不渝地本着“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造就出了一批品学兼优的人才。自1980年以来,学院先后培养国际级运动健将90余人、运动健将300余人、获得世界冠军40余人次、亚洲冠军100余人次、全国冠军400余人次。我院学生陈中蝉联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罗微、张国政、王旭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分获跆拳道、举重和摔跤3项冠军;2008年奥运会张湘祥获得举重冠军。在我院学习的优秀运动员学生共计获得19枚奥运会金牌,为国家、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竞技体育学院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其中《运动训练学》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田径》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l项。

      竞技体育学院将本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办学思路,抓住北京体育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围绕运动训练这个品牌,狠抓特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教育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运动员营养、运动竞赛学、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按摩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体育管理部门、各类体校、俱乐部、高等院校及各类学校代表队教师。

      武术学院

      武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学院自创立以来,几代武术人牢记“修身养性、尚武崇德”的院训,为中国武术的继承、发展与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设有以武术为主干,包括民族民间体育和体育养生专业方向在内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下设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民族民间体育和体育养生四个教研室。学院现有38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博士生导师2名,国际级裁判9名。

      学院成立五十年来,在教学、科研、训练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世界及亚洲冠军51人次,全国冠军365人次;近年来,我院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及项目管理中心课题立项与验收项目达50余项,科研获奖近20余项,先后单独或合著了具有影响的学术著作近30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30余篇。曾先后参与国家组织的武术套路、散打竞赛规则的制定、修订和武术竞赛套路的创编工作,承担了国际武术教材、全国体育院校武术教材等具有权威和影响的教材编写任务。学院设有套路、散打、龙狮、柔力球、体育养生和弹弓术等课程。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医学基础、武术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太极推手、武术格斗、武术套路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武术散打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体育养生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民族民间体育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武术套路副项、武术对抗副项、体育养生副项和民族民间体育副项。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学校、业余体校、武术院(馆)、各级体育局及武术运动队、公安、部队、武术研究机构、健身养生机构、表演团体、公司、企业等。

      二、招生计划

      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400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计划招生180人。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

      注:以上计划为预定计划,正式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三、招生项目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田径、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体操、艺术体操、摔跤(自由式、古典式)、柔道、举重、拳击、击剑、跆拳道。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项目:武术套路、散打。

      注:艺术体操专项考生入学后在体育艺术系表演专业学习,按表演专业标准收费。

      四、报名条件及要求

      1.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2.具备招生项目之国家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

      3.身体健康,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7,未婚;

      4.年龄17—22周岁(1991年9月1日—1996年8月31日期间出生);

      5.具备招生项目之国家一级运动员(含)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6.须参加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

      五、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报时间:2013年3月1日—3月31日

      (三)现场照相、材料审核、身份确认、交纳报考费

      1.时间:2013年5月3日

      地点: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队训练基地辅助训练馆

      2.考生须按规定时间到我校进行现场确认,交报名材料,交验身份证,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成绩证明,交纳报考费用并进行图像信息采集。

      3.报名材料(须用A4纸张打印或复印):

      ①报名表:完成网上报名信息填写,提交后打印《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名表》,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

      ②资格审查表/运动等级证明:考生登录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打印本人详细信息。如系统中查询不到相关数据的考生必须填写《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资格审查表》,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

      ③体检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须附肝功能化验单);

      ④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二级运动员交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现场返还),一级运动员(含)以上交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⑤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临时身份证无效);

      ⑥诚信考试承诺书: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

      ⑦高考报名号:在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办参加高考报名时,获得的高考报名号。

      4.报名费100元、体育加试费100元。注:如北京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四)经现场确认,审核通过的考生于2013年5月6日到我校领取《准考证》。

      六、考试

      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

      体育专项考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执行。(可在我校本科招生网页上下载)

      考试时间:

      体育专项考试: 5月8日,5月9日

      文化考试: 5月11日,5月12日

      考试地点:北京体育大学

      注:时间、地点如有变动,以准考证为准

      七、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办法

      (一)免试条件及要求

      1.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2.办理正式招收手续、工资关系在体育系统运动队且工资实行运动员基础津贴和成绩津贴(不包括职业运动员);

      3.运动成绩优异,曾获全国体育比赛前3名、亚洲体育比赛前6名、世界体育比赛前8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4.须参加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

      (二)报名办法

      1.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和邮寄报名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网报时间:2013年2月1日-2月28日

      3.接收报名材料时间:2013年2月1日—3月1日(以材料寄出当天的邮戳为准,使用特快专递的方式邮寄)。

      申报我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须将报名材料邮寄到我校招生处;申报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新闻学等专业的考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统一将报名材料报送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

      4.报名材料(须用A4纸张打印或复印):

      以下报名材料中《审批表》需原件2份,复印件3份;其余申报材料原件1份,复印件2份。

      ①报名表:完成网上报名信息填写,提交后打印《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报名表》,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

      ②审批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2013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

      ③体检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须附肝功能化验单);

      ④等级证书: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⑤获奖证书: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⑥学历证明:高中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同等学力证明;

      ⑦身份证复印件(临时身份证无效);

      ⑧高考报名号:在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办参加高考报名时,获得的高考报名号。

    • 如对本课程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4006-010-211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预约报名

      姓名:

      *

      手机号码:

      *

      Email:

      *

      请仔细填写报考信息。信息核对准确后点击:确认报名